历史

第89章 往事(1 / 1)

推荐阅读:

为什么呢?王启扪心自问,大抵是那些庶出公主们出嫁远方时的那种分离感,让他没办法直视自己。

独孤若雪不清楚的是,王启虽然有四个儿子,但女儿远远不止提过的几个;很多公主,都是王启与其他的妃嫔——特别是从朝鲜、北漠和辽东送来的贵女们,她们被称作贡妃。贡妃所生的公主们,大多要送到边疆地区进行的联姻。她们一开始在王启的眼中,不见得有多么重要的地位。

但寿阳公主改变了王启的态度。

寿阳公主是漠南皇妃所生,皇帝一开始也不在意。但比起永清和肃宁,当年的寿阳公主有一种常人所没有的阳光向上。虽然礼仪上比起永清、肃宁不够端正,但性格相当开朗,从来没见过她受挫落泪,也几乎从不抱怨自己的苦衷。每次看见她,永远将笑容挂在脸上,遇喜事眉飞色舞,遇哀事也从不垂头丧气。

直到王启将她送到远方。王启见到了女儿脆弱的一面。她不想去——这与常人所了解的纳兰诨、寿阳公主二人的感情深厚有所区别。在一开始,寿阳公主是不愿意远嫁和亲的。

“对不起,陷入了往日的回忆当中……”王启安抚下自己的情绪,力图维持平常的心态,他不想让独孤若雪看到自己多愁善感的一面,特别是——有关其他妃嫔的事情。那位漠南皇妃,也早早地去了,原因也很简单,得不到王启的宠爱,郁郁而终。

“你不是个好父亲。”独孤若雪没听完这个故事,但内心的直觉告诉了自己,接着又把她真实的想法脱口而出,“没见过你这样心狠的。”但独孤若雪多少能感同身受,皇帝的心情,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复杂,除去那些什么都不在乎的昏君和暴君。

“所以,接下来寿阳怎么样了?”比起叫不怎么朗朗上口的原名,独孤若雪也喜欢叫女儿们封号。皇帝取名废,真不如叫封号来得直接。

寿阳公主后来远嫁到吉林,成为了纳兰诨的妻子。纳兰诨名义上是尚娶,但公主实际上是下嫁。二人最初的关系也不是很好,虽有孩子,但家庭关系一般。也许,在十几年前的征西战争中,寿阳公主以母亲名义说服了漠南王,让他们协助朝廷出兵打击准格尔人,这才让纳兰诨重新重视起这位公主。

但不幸,二人关系不过持续了几年,公主就撒手人寰了,嘉祥郡主也是在那时第一次入宫朝觐。

“没想到嘉祥郡主的得宠是这么来的。”独孤若雪似乎了然,对王启的态度,不禁又变了几分——渣男,还不是好父亲,看来也不是什么好的外祖父。只是,嘉祥郡主对王启的敬重不像是假的,这后面发生了什么事?

“说这么多干什么,让人触景生情。”王启觉得自己说的够多了,而且话题偏离得太远,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,“嘉祥郡主那会儿还小,才四五岁?我都快忘了,那时候的她,和现在一样,喜欢抓着朕的衣袖。”说来,王启好久没看见自己的这个外孙女了,心里还挺想她的。

“不然等十五那天,把嘉祥郡主也召进来,永清、肃宁也入宫好了。”王启想着怎么弄个大团圆的结局,把这年假赶紧过去。对他而言,正月一过,内廷最大的事务就是把太孙的婚事办好,这个是一点也不能马虎。

“好好好,都听你的。就是啊,肃宁和我的关系还是冷冰冰的,你有什么头绪没有?别拿什么德妃庄妃来哄骗我,替身类的话本我还是看过不少的。这怎么可能还有影响?再说了,永清都能认出我来,难不成二女儿是脑子不够使吗?你是不是有事情瞒着我?”独孤若雪告诉王启,别拿其他理由来解释过去,德妃的影响肯定没有那么大——至少现在,独孤若雪好好地站在这里,怎么二女儿还是这样的态度,尽管已有所松动。

“你去问老祖宗,我也不知道。”王启对这事儿是真不清楚,只知道肃宁公主和定国公的联系较为密切,还肯定说了一些连永清都不知道的事情。什么交易、筹码什么的,王启都不打算去深究了。反正,独孤若雪待在自己身边,就是最好的。

不过,定国公那天与自己的对峙,真的是让人头疼。

“真的,你没骗我?什么都没有隐瞒?”独孤若雪有些不信。她都过来了这么久,对王启的性格有了几分把握,这人心里藏着事,但很奇怪。军国大事对着自己几乎毫无遮拦,也不怕隔墙有耳;反倒是关于内廷的私密事,他倒是一问三不知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