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第416章 棺材上的诗词(1 / 1)

推荐阅读:

话说大宋皇帝赵构,在移驾入开封的前一天。</P>

赵鼎正在开封府衙内收拾着东西,他准备今日就要离开开封城了。</P>

刚才王次翁王政事下令说需要筹措粮草,多囤积粮草以备将来不时之需,而他赵鼎便是此事主要的负责人。</P>

赵鼎对此只能表示,王次翁这个一箭双雕之计来得可真是时候啊。</P>

一个谁都不好拒绝的理由,就这样让他十分顺畅的离开了开封。</P>

当然他也可以不离开开封,坐镇开封也一样可以安排筹粮。</P>

不过由他赵鼎亲自游走到各州各县收粮会好一些,这样在时间上虽然慢了一些......甚至是慢了许多,但是却胜在妥当。</P>

官吏们总不能在他眼皮子底下,向百姓们吃拿卡要吧,简直反了天了。</P>

再者说了,反正如今朝廷已经搬回了开封,他这个东京留守其实也没有太多事情了,该移交出去的权力也都移交出去了。</P>

但这些对于赵鼎来说也算是好消息,正好赵鼎也可以趁此机会,到中原各地去闲逛一圈儿,这几年他可是累坏了,几乎都没有怎么休沐过。</P>

开封的重建,还有那么多迁来的百姓都在他肩上扛着,哪里敢有一丝松懈,所以就更不用说是休沐了。</P>

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,赵鼎他现在并不想见到那秦某人。</P>

只要一见到秦某人,他就怕忍不住会当面怒斥那秦某,品德竟然如此之低劣,简直不为人知不为人臣。</P>

但骂归骂,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。</P>

还别说,就以目前这情况而言,若是秦某那个丞相有一天突然就消失不见了。</P>

这刚刚才有一丝复兴迹象的大宋朝廷还真不太好弄,别的暂且不提,就说即将到来的金国大军又当怎么打呢。</P>

若是按照官家之为人,他肯定不会留在这开封坐以待毙,说不定什么时候人就溜了。</P>

还有御营各军的将领们,肯定也不可能在听令于官家了,毕竟谁能不害怕清算呢,说不定什么时候兵变就来了。</P>

算了,就这样吧。</P>

不管了,反正也管不了了。</P>

“赵大人,您的东西都收拾好了......”</P>

很快,一旁的小吏给他收拾了行李,跑过来给他汇报道。</P>

赵鼎点点头应道:“那就走吧。”</P>

赵鼎随即便朝着大门外走去,准备早些离开开封这个地方。</P>

只是快要走到府衙大门的时候,赵鼎便停下了脚步。</P>

因为他看见了,放在大门旁的那口棺材。</P>

昔日他在刚刚来到这府衙的时候,自然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口棺材。</P>

没办法,这可是棺材啊,而且就这般放在府衙大门旁,想不引人注目都难。</P>

于是赵鼎在当时就向身旁人询问道,这口棺材是什么情况,这府衙内怎么会有一口棺材呢,成何体统。</P>

后来便听到有小吏解释说,这可是丞相出征时所携带的棺材,一直从临安带到这里来的,他们哪里敢动得。</P>

丞相说了,这口棺材只能往前走,还说什么日后还要继续带着这口棺材出征,要一直打下去........</P>

赵鼎闻言,当即就给听愣住了。</P>

什么时候起,秦某这家伙儿竟然有如此魄力了,还搞抬棺出征这一出?</P>

后来赵鼎在不是小吏的小吏秦熺那儿,也得到了类似的回答。</P>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